三月初的時候,在士林的科教館,展出了3D視幻藝術畫展。
由於有朋友之前在日本當地看過3D畫展,她分享當時展覽的圖畫相當逼真立體,引發了我的好奇心。於是在一個週末早上,我朝士林科教館報到啦!
一到售票口處就發現人山人海,其實我已經很早到了耶(約早上九點多),居然還有比早起的鳥更勤奮的人類(驚)。
瞧,大排長龍!!
由於隊伍超長,我光排隊等買票就等了快一個小時。終於買到票之後,開心的從入口進去,一進門放眼望去,就看到這隻可愛的大熊啦!!(阿桑我童心未泯)
後來又看到宣傳3D展的招牌,一時玩心大起想跟招牌合照,但是連招牌都有好多人在拍,所以光是排隊拍照又耗去了至少半小時吧!
這張『不要吃我呀!』頂牙齒的動作有沒有很『醋瞇』(台語)哩?
上了七樓分成兩側,一側是『蒙娜麗莎會說話展覽』,另一側就是3D藝術展啦!你看看,連指引方向的招牌人像都多麼立體,多麼3D呀!~XD
科教館的建築物很漂亮,很有一種規矩穩定,但又具有延伸穿透的美感在裡面。
前往參觀的人實在太過於多了,雖然工作人員已經盡量指引動線跟管制入場參觀人數,但是還是無法疏通已經過於擁擠的人海,所以我們從入口處一直到真正進到場內參觀,居然花了三個小時左右~囧。
為了打發漫長的等待,大家都各有法寶。有的帶撲克牌來就地玩牌,有的帶電動玩具。而排在我們前面的兩位男生,用手機線上收看『犀利人妻』,所以我跟朋友也樂的在後頭跟著順便看~XD。
實在太擁擠啦~久候不耐,小朋友哭哭了。
經過超級龜速的前進速度,終於....我和朋友總算進入場內了。
其實3D展的東西不多,不過有些還蠻有趣的,而且通常是人要和圖畫互動,在照片中就會特別逼真。
這是即將闖入人類家門的大象
你以為長頸鹿是用厚紙板做成立體壯穿透圍牆嗎?不!這幅畫是完完全全的平面哦,連影子都是平面的畫上去而已。
雕像身體的部份也相當有立體感。
這幾條破框而出的魚也不是厚紙板做出立體樣貌,也一樣是全平面,包括那個框都是平面的哦!厲害吧!
因為每一幅畫都太多人在搶著合照了,我等得實在有點不耐煩,只好拍別人家小孩,反正這個咩咩很可愛,希望她的阿母不介意我拍她的古錐女兒~XD。
另一位可愛咩咩。
框比圖逼真的老虎~XD。
很立體的門把
立體的部份在於孔雀美麗的尾扇,陰影畫得很細膩,讓羽毛栩栩如生
貓咪和置物櫃,其實它是圖畫和立體的結合
真的有某一格置物櫃可以打開呢,裡面藏了另一隻小貓咪
邊上大號邊沉思的男人,馬桶比人立體耶~XD
這個呢~我是純粹搞笑~XD
數數看地上,柱子有幾根?再數數看天空,柱子又有幾根?
這個跟立體沒什麼關係,不過裡面隱藏了十二生肖。雞跟蛇還有兔子是最好辨識的,你看出來了嗎?
這個椅子也是畫在牆上和地板上的畫而已,拍照的人要自己半蹲,裝出坐在椅子上的姿勢,不過拍起來真的蠻逼真的,所以這幅作品也很多人合照。
這是從一個針孔往內拍的景物,燭台和倒映的鏡子也很逼真
就像真的燭火一樣,拍起來還蠻有氣氛的
看看底下擴張扭曲的圖,再瞧瞧倒映在柱子上的圖案,赫然發現~這不就是挪威作家孟克(1893年)的名畫『吶喊』嗎? (下方附上對照圖)
這幅畫角度從右到左,起來的景物都有些不一樣哦!不管是建築物的大小或置身其中的人物多寡都有所改變
這幅畫的主人翁是一個可憐的貧苦小男孩,從左邊角度看過去,小男孩雙腿是併攏的。
但是從右邊看過去,腳卻是打開的,神奇吧!
看看圖上這三位戴帽子的先生,是不是越前面的體積越大呢?
不過事實上真的是如此嗎?旁邊有個人型剪紙的板子,我們來實際做個實驗看看吧!
第一個,大小符合。
第二個,咦?怎麼其實一樣大?
第三個,哇...還是一樣大呢!其實這就是利用人類視覺對延伸圖像的錯覺效果所造成的啦
這個像瑪莉兄弟遊戲中的場景,也是很立體,可惜實在太多人等著要拍照啦!所以我只好拍路人了~XD。
漂浮在雲端上的地磚,真的很逼真,很像真的立體磚塊立著一般,站著的人跟景物也非常融合,呈現一種很自然的感覺。
所以有不知情的朋友一看,還說:『哇!這人像好逼真。』喂喂,那是真人啦!~XD
這個血盆大口的大金剛,也是合照人群多到破表的圖畫之一,來張螳螂補禪,黃雀在後的照片,也是另一種趣味。
其實這個3D畫展讓我最最驚豔,也是我看過所有作品裡頭,感到最最逼真的一張,就是這一幅.......
你以為是那滿出來的水跟杯子很逼真嗎?嗯丟喔~~~
其實這個穿著紅色上衣,藍色牛仔褲的男人,是一幅畫!!!
是一幅畫畫畫畫畫畫畫........(回音)
這個男人真的實在太逼真了,任誰也想不到他只是畫上去的對吧!這大概是整個展場理,最最3D、最最立體的作品囉!
關於這場已經結束的展覽,我個人有些感想....
首先動線的問題最大!
一進入場內我們只有傻眼可以形容,東一團西一團的人群簇擁在一起,每幅畫面前幾乎都擠得水洩不通。老實說這個展覽的問題並不是動線規劃得太差,而是根本就毫無動線可言啊啊啊啊啊啊啊!
每個畫都距離得太近,畫與畫之間又無明顯分隔開來的空間,也沒有參觀路線等指引,大家各憑本事亂擠的結果,就是已經拍完的人擠不出去,想拍的人擠不進來,想拍A圖畫的人卻被排隊拍B圖畫的人潮擋住等窘境。
而且很多人水準不好趁亂插隊~@@。所以造成很多不便,我第一次參觀展覽參觀到心浮氣躁,花了三小時的時間擠進去,卻一小時左右就出來了。
再來,作品不算太少,但是真正逼真立體的作品卻不多。我那位去看過日本3D展的朋友,後來也看了在台灣的這場展覽,她說圖畫精緻度跟立體感及逼真度,都不及日本看到的那些作品。其實犯不著互相比較,我只看過台灣這場展覽,直覺上的感受就覺得不夠逼真了。
有趣度是絕對夠,不過立體效果如果可以再更有質感一點會更好。
其實台灣現在舉辦藝文活動或各種展覽都非常積極,可是硬體設備或是周邊規劃,也是讓整個展覽附加價值提昇的必須,所以希望不管是政府或民間舉辦活動,能夠更加重視展覽物品以外的整體規劃,才能讓整個展覽更完善。
忍不住抱怨了一翻,反正這個展覽已經結束了,我要怎麼抒發個人觀感應該無法影響他人參觀意願了吧~XD。
另外,在回程的路上,在西門町看到一群很可愛的年輕人,他們鼓起勇氣在街頭推廣來自國外的『免費擁抱』的傳達善意和溫暖。
所以身為熱心歐巴桑的我,也特地跑過去當他們第一個免費擁抱的對象,希望借此給他們加油打氣!


關於這個街頭散發溫情的有意義小活動記錄在此:在西門町看見Free Hugs__改變這世界,從小地方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