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命名.bmp

2009年最令人興奮的一部電影『變形金剛_復仇之戰』即將在6月23日轟動上映。


我相信看過麥可貝執導的『變形金剛』第一集之後,許多人一定被電影精彩的特效和運鏡張力給深深震撼住了。現在期待許久的第二集終於要上映了,怎不叫人雀躍萬分呢?

不過就算再令人興奮、再精彩、再震撼的電影,隔了兩年之久,殘存的記憶還是有限。所以建議沒看過第一集的朋友趕緊抽空去MTV一瞧究竟,至於看過的第一集的變形金剛迷們,就讓我們先回顧一下變形金剛的魅力吧。

不過小娜在這裡並不是想單純介紹第一集,而是提供『變形金剛小百科』,讓大家明白變形金剛的起源和演變,讓我們對變形金剛有更深的認識和瞭解!








變形金剛的起源

大部分人都認為變形金剛玩具是動畫的衍生物,實際上恰恰相反,變形金剛真正誕生的身份就是一種變形玩具,而它們真正的出生地也不是美國,而是日本。(所以男主角看到變形金剛時,說了一句台詞,說這一定是日本人做的!這不是隨意亂掰的,是有這層典故的喔)

能變形的機器人,這個創意是由日本玩具公司TAKARA首先提出並使用在實際的玩具生產中的,他們在1983年推出了兩種分別叫做DIAKRON和MICROMAN的可變形機器人,這兩種玩具在美國市場獲得了空前的好評,銷量也十分驚人,這兩個機器人就是變形金剛的前身,但他們與後來的變形金剛的本質區別是:雖然都是能夠變形,但DIAKRON在設定上仍然是由人操縱的機甲,和高達以及超時空要塞系列中的戰鬥機甲設定類似,仍然還只是戰鬥工具而已,真正賦予他們靈魂和生命的是美國的玩具廠商孩之寶(Hanbro),因此變形金剛真正的誕生要從1984年開始。

1984年,孩之寶公司與TAKARA達成了協議,可以使用他們的專利和形象來研發美版的變形玩具,為了配合玩具的銷售,孩之寶還和美國的動漫巨頭MARVEL公司(和DC公司並為美國動漫出版業巨頭,旗下有蜘蛛俠、綠巨人、X戰警、神奇四俠等諸多漫畫英雄形象)合作,開發與全新機器人系列相關的漫畫產品,這些玩具形象在漫畫中採用的名字,就是後來家喻戶曉的「Transformers」 (直譯為變形者)。

為了通過多種渠道推廣這些玩具,孩之寶公司為這些機器人們製作了一部長度為三集的商業動畫片,並付費給電視台,作為商業廣告在電視上播出,而MARVEL的系列漫畫也在同時發售。在故事設定中,機器人們被分為正義的汽車人和邪惡的霸天虎,早期的劃分標準就是能變形成為汽車還是飛機,在漫畫中也採取了同樣的設定,但是故事則完全不同。

這部叫做Transformers——More Than Meet the Eyes(在國內分別翻譯為第一天、第二天和第三天) 電視動畫一經播出,很快成為了美國當時收視最高的動畫片,對於當時的美國,正處在六七十年代的叛逆和解放思潮剛剛開始消退之後的一代,對於思想回歸的這代人來說,這種構思新穎、情節引人入勝但價值觀仍偏於保守的動畫和玩具,剛好適合他們的需要,這也是變形金剛能夠獲得巨大成功的時代因素,而三集動畫也有些意猶未盡,因此形勢所迫,孩之寶在動畫和玩具都受到廣泛好評,為了同時不斷的開發新產品以滿足市場需求,同時繼續製作動畫,就此為長達二十多年的變形金剛傳奇拉開了序幕。


回到1984年,在前三集動畫大受歡迎之後,孩之寶公司又繼續在這基礎上製作了十三集動畫,在1985年正式播出,由於其空前的受歡迎,從這個時候電視台就開始付費購買變形金剛系列的播放權,而動畫片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成為變形金剛具有最大影響力的產品的。這十三集和More Than Meet the Eyes的三集,後來被合稱為變形金剛TV版的第一部。

在第一部動畫裡,主要講述的是以擎天柱為首的汽車人(博派)和以威震天為首的霸天虎(狂派)之間在地球上進行的戰爭,在第一部動畫的時候,劇情並不複雜,只是提到這兩批機器人將之間的戰爭從賽博坦星球引申到了地球上。
( 也就是電影公司採納拍攝劇情的基本架構)

在變形金剛動畫的歷史上,始終認為美版的98集TV版動畫和大電影的製作水準最為精良,尤其是在第一部,由於出場人物從一開始是比較少的,就有更多的篇幅去刻畫例如:擎天柱(柯博文)威震天(密卡登)、紅蜘蛛、聲波等人的性格(從第一部開始,霸天虎中受歡迎的人物形象就一直比汽車人多很多),角色的豐富個性也是動畫版從第一部就開始大受歡迎的主要原因。

孩之寶趁熱打鐵,在繼續從TAKARA引進新的變形金剛形象,並在新的動畫中將這些新人物加入進去,推出了長度為49集的第二部TV動畫。在第二部中,雙方的戰鬥隨著新力量的加入不斷升級,具有明顯性格的人物越來越多,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從第二部開始,加入了合體金剛的概念。

狂派的挖地虎部隊組合成為的「大力神」是第一個組合變形金剛,隨之產生的是博派的飛行太保部隊組成的「大無畏」。而隨著汽車人擁有了空中部隊和霸天虎具備了汽車部隊,兩派的戰爭變得越來越立體化,同時也增加了可看性。與此同時,MARVEL的平行漫畫作品也大受歡迎,雖然人物設定是一樣的,但是劇情和動畫完全走的是不同的路線。

而隨著動畫和漫畫被輸入到歐洲、亞洲和大洋洲,變形金剛在不同國家也都出現或多或少的變化,日本從1985年正式把源自本土的變形金剛動畫從美國引入,並命名為
「戰え!超ロボット生命體トランスフォーマー」 (戰鬥吧!有生命的變形機器人) 。

雖然完全引進,但是由於玩具的初始設定是日本的,因此在翻譯中還是加入了一些本土化的東西,比如
擎天柱的英文名稱是OPTIMUS PRIME,而日本沿用了原始的名字CONVOY,而後也一直使用這個名字,港台地區在引進的時候參考了日本的名稱,這就是為什麼中國地區一直有「擎天柱」和「柯博文」兩種譯法的原因。 


(圖:早期動畫版變形金剛,線條簡單,人物造型比較圓潤,線條不似電影這麼剛硬,但是色彩豐富,特色鮮明,非常討喜!)


                                                                                           

繼續閱讀:溫故而知新_變形金剛小百科(2)

----------------
資料來源:搜狐博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蓮娜VS蓮小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